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立德树人 以文化人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4-06 [来源]: [浏览次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始终坚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定位,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思政理论教育的政策精神;紧密围绕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目标,坚持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坚持“大思政”“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模式;坚持以学科建设促教学发展的建设思路,实现教学质量与科研能力双提升。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教育理念、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建设成效,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定位,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政策精神

我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严格按照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从领导机构、工作机制、经费投入、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学术研究等诸多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学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马存根亲自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出台有关思政理论课与形势政策课教学文件提供政策支持,校领导每年深入思政部调研,将有关重大问题纳入到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议题进行研究部署,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能够统筹安排,有效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包括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计财处等部门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力地保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方面的贯彻落实。

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遵循中医药人才的成长规律,增强思政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我们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落实到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一中心问题上来,把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教育与医学生的成才发展结合起来,寓政治性育人于知识性、专业性育人之中,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避免了思政教学目标与教学功能的架空化与空洞化倾向,增强思政教学的针对性。

围绕医学生人才素质要求,我们着重加强对医学生以下思想与素质能力的培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与医学生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引导医学生以解除人民的疾病痛苦、增进人民的健康福祉为己任,树立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把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医学生的医学伦理与医学道德教育,促进医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践行救死扶伤、防治疾病的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把唯物论辩证法的教育与中医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注重逻辑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以及阴阳、五行思想的教育。把法制教育、法律精神与法律意识培养结合起来,把心理学教育与医学心理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必须结合医学科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特质,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实现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以文化人教育理念,突出中国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素质与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两个育人维度相结合,充分挖掘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确立了“明德至善,和医尚文”的部门文化特色。思政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实施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主要平台。结合部门工作目标定位,我们确立了“明德至善,和医尚文”的部门文化特色。“明德”即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至善”即以培养医学生健康人格为目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医”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结合中医药高等院校实际,尊重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尚文”即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重视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其次,构建“一个核心、两个维度、四个模块”的思政人文课程体系。为了培养中医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构筑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培养中医辨证思维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形成强烈的中医文化和专业认同感。我们致力于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教育实施,研究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维度、四个模块”的人文社科知识模块体系,并在部分中医学生中开始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谓“一个核心”,就是以中医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全面提升中医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医学人文与科学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为目标。“两个维度”就是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医人文教育两个维度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政”与“人文”两个平台的育人功能。“四个模块”,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模块、医学哲学知识模块、心理知识模块、中医文史知识模块。包括十个知识单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与建设理论、道德与法律、时政热点、医学哲学、国学教育、医学心理、心理健康、中医文史基础、传统文化教育等。

再次,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我们开设了包括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传统哲学导读、国学经典导读、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大学语文等传统文化课程,旨在构筑大学生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人文、科学素养,培养中医辨证思维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形成强烈的中医文化和专业认同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思政育人目标与医学人文目标的结合,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专业素质融为一体,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思政课教学逐渐入耳入脑入心,增加了学生们的点头率,提高了抬头率。

四、坚持“大思政”育人理念,拓宽第二课堂育人渠道,建立“全过程育人”格局

坚持“大思政”和“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政治育人理念,探索建立由党委书记负总责、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贯穿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格局。

我校不断拓展第二课堂育人途径,形成了包括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在内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即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体,以校园实践活动为有效形式(入学教育、军事教育、社团活动、班团活动),以社会参观、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为有益补充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一是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体。主要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经典阅读、主题调研、课题研究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以学生党团、学团等校园实践活动为有效形式。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党团活动相结合,深入到各学生组织,立足社团活动、校园科技文化节、三下乡等第二课堂教育平台,开展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恋爱心理、网络道德等内容的学术讲座、指导大学生开展党团活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情怀和心理健康素质。思政课教师通过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与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生活困难,在教师的努力和帮助下,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恢复了心理健康,得以健康学习和快乐成长。三是以社会参观、调查等社会实践为有益补充。通过重大节日、寒暑假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

总之,通过全方位打通思政课教学体系的“任督二脉”,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我们力图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逐渐形成了以实践教学为载体,以学生社团为抓手,以专业需求为切入点,以学生社团活动为有效形式的“全方位、立体化、大思政”育人格局。

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促教学的工作思路,实现教学科研双丰收

思政部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年承担本科、研究生等层次21门次的教学任务,年均授课近1万课时。

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从而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提供学理支撑。我们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凝练研究方向,组建创新团队,鼓励广大教师进行学术理论与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2016年以来,我校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点建设,2017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校级一级重点学科建设,充分体现了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

在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促教学的工作思路下,思政部的科研氛围日益浓厚,科研成果日益丰硕,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为推进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理支撑,实现了科研与教学双提升。多年来,我校思政部教师主持省科技厅、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省社科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教科所等研究项目30多项;完成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近100篇;主编参编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多部,包括“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古代哲学》1部;副主编“十三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哲学基础》《自然辩证法》2部;参编《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健康心理学》《医患沟通技巧》等多部教材。先后有2人次获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等奖;1人次获山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2人次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人次获山西省卫生厅教学能手;1门次获批山西省精品课程资源课;3人次获山西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三等奖2项。1人次获山西省教学名师称号;2014年思政部获得“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实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有机结合的教学观念,紧紧围绕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合改革,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推进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切实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必修课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感染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思政课任重而道远。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让思政课“活起来”,思政教育永远在路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利,而是每一位教师和每一门课程的共同职责和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凝聚合力,共同绘就思政课“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盛景。